微信掃一掃
讓黨旗在流動的星河中閃耀
——記湖南省勞動模范鄭土新
作者:鐘偉鋒
引子:南國的燈塔,流動的歸途
珠江潮涌,花都的夜色里霓虹璀璨。在這片承載著無數(shù)異鄉(xiāng)人夢想的土地上,一位操著湖南口音的老者,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,為五萬余名新田籍務工人員點亮了一盞名為“家”的燈。他,是鄭土新——湖南省勞動模范、新田縣駐廣州市花都區(qū)流動黨委書記。
從一間8平方米的出租屋到千余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,從8名黨員到千名流動黨員凝聚成炬,從追討欠薪的“硬骨頭”到反哺家鄉(xiāng)的“金紐帶”,鄭土新以“三?!本駷槔珑f,在流動黨群的土壤中深耕出一片希望的田野。他的故事,是奉獻的詩,更是時代的歌。
流動黨組織的“拓荒?!?/span>
以黨旗為帆,筑流動的“家”
“沒有陣地,我們就自己造一片天!”
2010年,新田縣首個流動黨支部在廣州花都成立時,僅有8名黨員。面對散落如星的流動黨員,鄭土新攥緊拳頭,立下誓言:“流動黨員在哪兒,黨旗就插到哪兒!”他帶著花名冊,走街串巷,叩響一扇扇出租屋的門。烈日下,他汗透衣衫;深夜里,他挑燈整理檔案。一年時間,黨員人數(shù)從個位數(shù)躍升至400余人,支部升格為流動黨委,但辦公場所仍是自費租賃的逼仄民房。
“陣地建設刻不容緩!”
鄭土新深知,沒有固定的“家”,流動黨員的心便無處安放。他奔走兩地,以赤誠打動新田縣委組織部與花都區(qū)新華街黨工委。一次協(xié)調會上,他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,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黨員們的訴求:“有人需要就業(yè)培訓,有人孩子上學難,有人被欠薪逼得走投無路……這些事,沒個像樣的陣地,我們怎么解決?”他的聲音哽咽,眼眶泛紅。最終,兩地黨組織被他的執(zhí)著打動,聯(lián)合劃撥100平方米場地,并配套基礎建設資金;簽署《流動黨員雙向共管協(xié)議》,構建“組織共建、黨員共管、人才共育、服務共抓、作用共促、品牌共創(chuàng)、發(fā)展共贏”的“七個共同”協(xié)調機制。
陣地初成,他并未止步。為了將服務功能最大化,他跑遍花都區(qū)各個部門,爭取到衛(wèi)生計生、法律援助、就業(yè)指導等多項職能入駐。兩地組織、人社、司法等28個部門聯(lián)動開通“服務直通車”,累計開展技能培訓8000余人次,推薦就業(yè)2.48萬余人次。2022年,黨群服務中心擴建至千余平方米,黨員活動室、創(chuàng)客工作室、小候鳥學堂、零工驛站次第生輝。黨員何中文展示手機上的操作記錄:“補辦社??ā惖鼐歪t(yī)備案動動指尖就能辦理,遇到糾紛還能預約老家司法局視頻調解!”一位老黨員撫摸著嶄新的黨徽墻,感慨道:“十年前,我們開會要擠在鄭書記的出租屋里;現(xiàn)在,這里不僅是‘家’,更是我們闖蕩南粵的底氣!”
“流動的是腳步,不流動的是信仰?!?/strong>
面對黨員流動性大、教育管理難的問題,鄭土新創(chuàng)新“線上+線下”雙軌模式。線上,他建立“新田花都一家親”微信群,每日清晨推送黨史知識,深夜解答黨員疑惑。一次,黨員周建華因工作變動離開花都,卻在群中留言:“鄭書記,我人走了,但心還在這兒!每月黨費我微信轉您!”線下,他設計“流動黨課套餐”,將黨課搬到工地、廠房甚至夜市大排檔,解決工學矛盾。某次在建筑工地的黨課上,他舉起泛黃的黨費登記簿,動情道:“這本簿子記的不是錢,是黨員的心!”臺下,數(shù)百名流動黨員肅然起敬,掌聲如潮。
為民服務的“孺子?!?/strong>
以初心為火,暖異鄉(xiāng)的寒
“有事找鄭書記,他比親人還親!”
鄭土新的辦公室總是門庭若市。62歲的謝友生初到花都時,工作無著,蜷縮在橋洞下啃冷饅頭。鄭土新得知后,連夜聯(lián)系企業(yè),將他推薦到一家裝修公司。入職當天,他塞給謝友生一個保溫飯盒:“老謝,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!”三年后,謝友生從學徒干起,如今已是年薪20萬的師傅。他含淚說:“沒有鄭書記,我這把老骨頭早埋進土里了!”
討薪維權,他是“硬骨頭”
2018年,鄺中榮、周中華被包工頭拖欠3.6萬元工程款。兩人蹲在工地門口,手握欠條,滿面愁容。鄭土新聞訊趕來,二話不說帶著法律志愿者直奔包工頭辦公室。對方態(tài)度傲慢:“工程沒驗收,憑什么給錢?”鄭土新猛地拍桌:“農民工的血汗錢,一分都不能少!”他連續(xù)三天蹲守工地,翻出施工記錄、聯(lián)系業(yè)主施壓,期間,他撂下狠話:“這個工錢拿不到,新田在花都的5萬流動人口不會答應?!弊罱K,迫使包工頭當場轉賬。十年間,他參與化解矛盾200余起,追回欠款超千萬元。工人們說:“鄭書記的脊梁,是我們最硬的靠山!”
“疫情面前,黨員就是防火墻!”
2022年3月,花都突發(fā)疫情。鄭土新帶領62名黨員志愿者沖上一線??谥凳貢r,他親自為隔離群眾運送物資,一箱箱礦泉水壓得他腰都直不起來;核酸檢測點,他舉著喇叭喊到嗓音嘶啞,仍不忘安撫焦躁的群眾:“大家別慌,黨和政府就在身邊!”連續(xù)七天,他每天只睡兩小時,累極時靠在墻角打盹,手里還攥著對講機。一位隔離群眾透過窗戶看到他疲憊的身影,哽咽道:“看見黨徽,心就定了!”
默默奉獻的“老黃?!?/strong>
以鄉(xiāng)情為橋,連反哺的路
“家鄉(xiāng)的泥土,永遠等著游子歸來?!?/strong>
在鄭土新眼中,流動黨員不僅是服務對象,更是振興家鄉(xiāng)的“金種子”。他帶著新田硒鍶資源的樣本和招商手冊,挨個拜訪在粵企業(yè)家。一次,某企業(yè)老板質疑:“新田交通閉塞,投資風險太大!”鄭土新不急不惱,掏出手機播放家鄉(xiāng)公路建設的視頻:“您看,高速連接線通了,桂新高速也在建了!”為此,他還組織召開交流會,從營商環(huán)境、稅收政策等方面打消投資者的顧慮。廣東省湖南新田商會會長蔣灶玉感嘆:“‘土新書記’的話,比招商廣告更暖人心!”最終,該老板被他的誠意打動,投資5000萬元建成豆家旺食品廠。
2016年,他牽線投資1.2億元的華泰家私產業(yè)園落戶新田。項目落地前,他連續(xù)三個月往返粵湘兩地,協(xié)調土地審批、水電配套,甚至親自參與廠房設計。產業(yè)園投產后,他拉著創(chuàng)始人蔣灶玉的手說:“老蔣,你得給鄉(xiāng)親們留夠崗位!”如今,產業(yè)園吸納就業(yè)千余人,生產線上的女工劉春花感慨:“以前在廣東打工,孩子成了留守兒童;現(xiàn)在家門口上班,日子終于團圓了!”
“流動的是人,沉淀的是情?!?/strong>
他發(fā)起“圓夢北京”青少年才藝活動,從全縣選拔60名孩子登上央視舞臺。選拔當天,留守兒童小玲因怯場躲在角落,鄭土新蹲下身,用粗糙的手掌擦去她的眼淚:“丫頭,你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時,眼里有光!這光,能照亮一輩子!”最終,小玲以一曲清唱打動評委,獲得一致好評和贊譽。
“小候鳥”夏令營更是他的心頭寶。每年暑假,黨群服務中心變身“兒童樂園”,志愿者教孩子們畫畫、編程、打籃球,讓務工子女告別孤獨。慶仔、威仔因家庭變故瀕臨輟學,鄭土新協(xié)調公辦學位,送去書包文具。接孩子入學那天,他特意換上嶄新的白襯衫,慶仔怯生生喊了聲“鄭爺爺”,他一把摟住孩子,眼眶通紅:“能為他們鋪條路,這輩子值了!”
尾聲:星河長明,初心如磐
從謝友生橋洞下的冷饅頭,到小玲登上央視的淚光;從討薪現(xiàn)場的拍桌怒斥,到疫情卡口的疲憊身影……
十年風雨,鄭土新的白發(fā)多了,腰板卻依然挺直。他的辦公室墻上掛著一幅字——“但行好事,莫問前程”。有人問他圖什么,他笑答:“圖的是黨員這聲‘同志’,圖的是老鄉(xiāng)那句‘有您在,踏實’!”
如今,新田駐花都流動黨委與花都區(qū)首創(chuàng)的“新新相映·520”教育管理模式,已成為全國流動黨建的標桿。兩地黨組織“雙向奔赴”,推動流動黨員從“管理變量”轉變?yōu)椤爸卫碓隽俊?。新田籍流動黨員協(xié)助家鄉(xiāng)引進人才450余名、項目20多個,助力富硒蔬菜、家具產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。
鄭土新的故事,仍在續(xù)寫——黨旗所指,便是歸途;初心所向,皆為星河。
Copyright ? 2010–2025 Yongzhou Baichuan Network Technolog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sitemap